研究表明:长期的珠心算练习能影响儿童数量意识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珠心算练习还对大脑功能和脑白质结构有显著影响。
2009-12-24
[作者] 神墨·文化发展部

2009年12月23日,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由中科院院士唐孝威和中国科技大学张达人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实验组承担的“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脑机制研究”课题,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该课题于2009年12月14日在杭州召开了课题成果鉴定会,鉴定会专家组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并任教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永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Med-X研究院生物医学影像及信息中心主任刘一军,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新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蒋志峰。周永迪任组长。课题研究的结论是:珠心算是一种特殊的心算方式,是传统的珠算和心算结合的产物。本项目在方法上利用心理学行为测量、脑电和磁共振等现代脑成像技术,并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从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物理学等不同层面来共同探究珠心算练习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从行为水平、脑功能和结构多个层次对珠心算练习对儿童的数字认知、其他认知功能及脑结构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以下主要实验结果:

         一、珠心算的神经机制与普通的心算有差别,珠心算加工过程中更多依赖与视觉空间加工相关的脑区;
         二、珠心算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大脑的白质一致性(white matter integrity)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珠心算儿童与普通儿童在精算和估算的神经机制、数量的自动加工和空间表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四、珠心算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注意、工作记忆、表象操作等认知功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在执行注意、简单注意任务等方面两组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关于课题研究的汇报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讨论和评议,得出的鉴定意见是:
        1. 珠心算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一种心算方式,是传统的珠算和心算结合的产物。该课题研究在方法上利用心理学行为测量、脑电和磁共振等现代脑成像技术,并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从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物理学等不同层面来共同探究珠心算练习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在方法学上具有创新性;该课题采用了较大样本进行研究,积累了特定人群的多方面的资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基础性资料。
        2. 该课题通过三年多的科学实验研究表明,珠心算训练引出的算珠心理表象及其所代表的抽象数字概念的加工过程,更多地依赖与视觉空间加工及数字运算相关的脑区;长期的珠心算练习能影响儿童数量意识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珠心算练习还对大脑功能和脑白质结构有显著影响。
        3. 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儿童发展(如注意、工作记忆、数学能力等)和教育中所关注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迁移作用,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将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最后,专家鉴定组认为该课题研究完成了原定的研究任务,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研究成果内容比较丰富,有一定创新性,并为课题承担单位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准予结题。同时建议课题组成员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加强对珠心算教育特征的控制,深入进行多重感觉模式引起的脑可塑性以及基于脑功能成像的实时反馈调节作用的研究,争取在珠心算及相关脑科学领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近期文章Latest MOREM>